学术活动

纳米电子器件的耗散量子输运及能量转换

作者: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16年06月06日

纳米电子器件的耗散量子输运及能量转换

时间:2016-06-06 来源: 作者:

报 告 人: 张 余

报告地点: 理科楼物理学院 523 房间

报告时间: 2016年6月8号(周三)下午 3:30-5:30

报告地点: 理科楼物理学院 523 房间

新闻.png

内容简介:

报告第一部分,我将介绍瞬态量子输运方法的发展以及在分子器件中的应用。第二部分,将介绍纳米光伏器件及场致发光的量子力学模拟方法的发展。基于非平衡格林函数及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非平衡体系中的光—物质相互作用可通过微扰的方式来处理,并模拟其中的能量转换过程。数值计算显示此方法可有效的模拟纳米体系的场致发光光谱、辐射模式及极化方向。此外,一个新颖的量子理论被发展来描述等离子体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机制。我们发现虽然此类电池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吸收能谱宽度,但是其内部量子效率很低。因为等离激元激发的热载流子分布很广,有很大一部分热载流子没有足够的能量越过金属—半导体间的Schottky势垒。我们借助数值模拟得到的内部量子效率及结合实验数据,阐述了实验观测到此类器件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报告人简介:

张余,西北大学博士后。2006-2010年就读于中山大学物理学院,2014年8月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化系。2015年1月至今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仿生能源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George C. Schatz教授。研究兴趣涉及凝聚体物理、化学物理及生物物理等方向,在PRB,J. Phys. Chem.Lett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他在时域量子输运和耗散领域开发了一系列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有效计算光电池、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器件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能有效地模拟数万个原子构筑的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质。博士后期间,他发展了热载流子电池的量子计算理论,阐明了此类电池工作的物理效应机制,并成功解释了目前实验观测的此类电池能量转换效率低下的起因机制。

热诚欢迎大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