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张生辉,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
招生专业: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地址: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理科楼物理学院
邮件:zhangshh08@cqu.edu.cn
教育经历:
2012年-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
2016年-2018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学术交流
2008年-2012年:兰州大学,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4年-至今: 重庆大学,副教授
2022年-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
2020年-2022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博士后
2019年-2020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研究实习员
2018年-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
荣誉奖励:
2019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RHIC&AGS杰出贡献奖
学术任职:
担任Phys. Lett. B, Nucl. Sci. Tech.等期刊审稿人,RHIC-STAR实验重大组负责人(Team Leader)
研究经历:
基于RHIC-STAR(相对论重离子加速器-螺旋径迹探测器)从事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重味夸克产生的实验研究,为理解重味夸克的产生机制以及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产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特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物理成果,多次代表RHIC-STAR大型国际合作组在领域顶尖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成果已经以合作组的名义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同时还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进行的STAR前向硅径迹探测器的批量生产测试和离线软件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RHIC能区金核-金核碰撞中底夸克喷注产生的实验测量”
2.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大科学装置 RHIC-STAR的重味强子衰变电子产生的实验测量”
3.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RHIC-STAR 重味强子衰变电子的测量”
4.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创新基金“相对论重离子对撞中重味强子衰变电子的测量”
5.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味与奇异粒子产生”,
6.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重味强子的产生与QGP性质的研究”
7.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RHIC能区双轻子产生与QCD相图的研究”
8.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相对论重离子对撞中极低横动量J/psi异常增强的实验研究与机制探索”
9.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背向强子关联研究”
10.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脑胶质瘤12C6+辐照能谱CT智能靶区勾画及定量评估”
论文代表作:
1. Shenghui Zhang et al., Contribution of coherent electron production to measurements of heavy-flavor decayed electrons in heavy-ion collisions,Eur. Phys. J. C 84(2024)674,SCI JCR一区;
2. STAR Collaboration, S. Zhang, The STAR Forward Silicon Tracker, Nucl. Instrum. Meth. A 1072 (2025) 170202, SCI JCR二区;
3. STAR Collaboration, S. Zhang, Observation of sequential Upsilon suppression in Au+Au collisions at √sNN = 200 GeV with STAR experiment, Phys. Rev. Lett. 130 (2023) 112301, SCI JCR一区;
4. STAR Collaboration, S. Zhang, Measurement of inclusive electrons from open heavy flavor hadron decay in Au+Au collisions at √sNN = 200 GeV with the STAR experiment, JHEP 06 (2023) 176, SCI JCR一区;
5. STAR Collaboration, S. Zhang, Evidence of Mass Ordering of Charm and Bottom Quark Energy Loss in Au+Au Collisions at RHIC, Eur. Phys. J. C 82 (2022) 1150, SCI JCR一区;
6. STAR Collaboration, S. Zhang, Measurement of inclusive electrons from open heavy-flavor hadron decays in p + p collisions at √s = 200 GeV with the STAR detector, Phys. Rev. D 105 (2022) 032007, SCI JCR一区;
7. STAR Collaboration, S. Zhang, Elliptic flow of heavy flavor electrons in 27 and 54.4 GeV Au+Au collisions with STAR, Phys. Lett. B 844 (2023) 138071, SCI JCR一区;
8. Shenghui Zhang et al., Extraction of Inclusive Photon Production at Midrapidity in p+p and Au+Au Collisions at √sNN = 200 GeV, Nucl. Sci. Tech. 32 (2021) 7, SCI JCR一区;
9. Shenghui Zhang et al., Multiplicity Dependence of Identified Charged Particle and Φ Meson Distributions in p+p Collisions at √s = 200 GeV Based on PYTHIA Simulation, Nucl. Sci. Tech. 29 (2018) 136, SCI JCR一区;
更多发表论文情况,参见网页:
https://inspirehep.net/authors/1486923(Inspire-HEP网站)
欢迎对高能重离子碰撞感兴趣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加入课题组。